艇虫

Phorticium pylonium   Haeckel,emend.Tan et Chen
   

  121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背面观:皮壳不规则,类圆形,大小约为透镜椭圆状髓壳的3倍,由若干放射梁与不规则格孔腰带相连,其间有4—8个不规则的类圆形门孔,壳表略有刺。
顶面观:横腰带略呈方形,伪腰带每半翼有5—6纵列不规则排列类圆形孔。
侧面观:侧腰带宽,横跨宽度占6—7孔。髓壳每端有小放射针。
标本测量(微米) IOAS-R690(背面观)髓壳长166,宽148。皮壳长64、宽42。
标本采集地 南海18°55′N,117°50′E。

本种外形及其内部结构如Haeckel所说,变化多端。东海的标本,部分与Haeckel (1887)的pl.49,fig.10相似(见Tan et Tchang 1976,fig.39a),另一些与Jφrgensen (1905)的pl.11,fig.44相似(见Tan et Tchang 1976.fig.39b),东海与南海的标本,其髓壳纵轴两极的桁条数目及桁条变化多样,但其背、顶、侧三面观(图253)的特征与门孔虫科相同,在艇虫属中其他各个种均属如此,故艇虫属应改隶于门孔虫科。

国内分布

南海,东海西部(1959年5、6、10—12月)。Haeckel称本种的分布系世界性,分布于地中海、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表层和各个不同深度水层。